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南海所初步揭示滨海核电厂冷源致灾生物尖笔帽螺暴发机制
图1 升温显著增强尖笔帽螺的摄食率和同化速率并导致其暴发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对滨海核电厂冷源致灾生物尖笔帽螺(Creseise acicula)暴发机制的研究取得新进展,证实了核电温排水的温升效应可能是导致尖笔帽螺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初步揭示了温升对尖笔帽螺暴发的作用机制。相关成果以“Rising temperature contributed to the outbreak of a macrozooplankton Creseis acicula by enhancing its feeding and assimilation for algal food nearby the coastal Daya Bay Nuclear Power Plant”为题,发表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期刊上(刘庆霞为第一作者,黄洪辉为通讯作者)。
2020年6-7月,尖笔帽螺在大亚湾核电邻近海域大规模暴发,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开展野外调查结果显示,海水温度与尖笔帽螺的聚集分布存在密切关联,推测核电温排水导致的温升效应可能是导致尖笔帽螺暴发的诱因之一。为了验证这一推测,该团队采用浮游动物碳分配模型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核电厂温排水影响的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尖笔帽螺对微藻的摄食、吸收、同化和代谢排放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尖笔帽螺的摄食率、同化速率以及碳代谢排放随温度升高显著提高,温度升高会显著增强尖笔帽螺的摄食、新陈代谢和生长。相关研究工作证实了核电温排水的温升效应可能是导致尖笔帽螺暴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初步揭示了温升对尖笔帽螺暴发的作用机制。相关成果也提示,在全球海洋升温大背景下,尖笔帽螺暴发风险可能会增加。
该研究成果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在“滨海核电厂冷源致灾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领域的系列研究之一,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7501)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TD15)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7651322004468#fig0035
图2 不同温度条件下尖笔帽螺摄入食物碳的分配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