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单位把建设一流研究所推向新...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单位把建设一流研究所推向新阶段(第六稿) ——在中共南海水产研究所第九次代表大会上报告 贾晓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中共南海水产研究所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四年来,在农业部党组、广东省直机关党工委、水科院党组的领导下,所党委带领全所党员、干部和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不断推进和谐单位建设,完成了第八次党代会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2年,经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批准,我所定位为非营利性科研事业单位。按照农业部、水科院的工作部署,所党委紧紧抓住这一关系我所发展的关键,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密切结合本所实际,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经过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于2005年10月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检查评估工作组的检查评估,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建立了新的体制与运行机制。根据改革的具体要求,我所出台了45份改革配套规章制度,将我所原有机构调整重组为科研创新机构、支持机构、科技企业和服务机构等四类机构,对不同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实行开门办所、竞争上岗与全员聘用制。完善和落实所长负责制,健全和规范了议事、办事和决策制度。实行以激励为主、兼顾公平的“三元工资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全所员工的收入明显提高。 调整优化了内设机构和学科方向。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要求,经水科院批准,原内设职能机构调整为5个职能处室和2个具有管理职能的支持机构。内设职能机构调整后,各部门的工作职能更明确,工作责任更落实,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将原来8个研究室优化重组为6个,组建了21个学科组,明确了11个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组建了7个部(省)院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野外台站,调整了深圳基地和海南中心的发展定位并加强了技术支撑能力的建设。四年来,我所进一步建立起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重点实验室为依托,试验基地为支撑,特色明显、精干高效的科研创新机构。 改善了创新人员队伍结构。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择优组建了一支学科配置合理、创新意识敏锐、以中青年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研究队伍。科研人员的年龄明显年轻化,学历层次明显提高。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占科研人员的比例从2002年的52.5%增长到2006年的74.8%,青年科技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从2003年的44.1%增长到2006年的67.7%。特别需要指出是,2001年以前我所没有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而2006年全所已有12位科技人员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有7人。 提升了综合实力,增强了发展后劲。通过改革,增强了我所科研创新的能力、支撑行业发展的实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和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全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四年来,我所资产总额和净资产大幅度增长,资产总额由2002年的8572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8799万元,增长了2.19倍,净资产由2002年的4943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4779万元,增长了2.99倍。我所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实力评估中的排名不断提升,2002年时我所未能进入前100强,到2004年我所排名已跃升到第35位。 (二)全所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四年来,根据水科院党组制定的“建设一流研究院(所)、建成三大基地”的发展目标,所党委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围绕新时期我国渔业发展的需求,以大力开展科研创新与行业技术支撑工作为引领,促进了我所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1、科研创新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成果成效显著 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四年来,认真组织各学科团队申报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和行业科技支持重点和申报要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参与科研项目的高端策划和设计,参与科研项目指南的编写,掌握项目申报的主动权,争取、实施和完成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以及国际项目,尤其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48科技引进项目和农业跨越计划项目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和显著进展,项目数与项目经费分别是1999~2002年的2.0倍和3.31倍。四年来,共承担研究项目364项,项目经费6697.43万元,分别是1999~2002年的2.04倍和2.26倍,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数与项目经费分别是1999~2002年的2.01倍和2.16倍。2006年项目数、到位经费和人均项目经费分别是2002年的1.72倍、2.13倍、2.32倍。 科研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四年来,紧紧围绕新时期我国水产行业和水产科技发展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明确我所各学科团队的主攻方向和目标,加强协同攻关、技术集成和成果培育,形成了以下十个科研创新亮点:南海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调查评估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南方对虾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罗非鱼、对虾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深水抗风浪网箱研制与养殖高新技术研究;工厂化养殖鲍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对虾与珍珠贝遗传育种与苗种繁育技术研究;人工鱼礁与渔业资源修复技术研究;海湾网箱养殖渔场环境调控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中华白海豚等水生珍稀频危动物保护技术研究;南海区选择性渔具渔法技术研究。 科研成果水平不断提升。四年来,认真抓好重大科技成果的形成,我所获奖成果、专利成果和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四年来获奖种类扩展到8种,共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30项,是1999~2002年的2.14倍,尤其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高层次奖项,表明我所科研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科研水平显著提升,科研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申报专利39项,是1999~2002年的3.55倍,获得授权专利21项,2005年度我所专利授权量排名广东省内1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的第7位,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第8位。发表论文总数757篇,是1999~2002年的1.81倍,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35篇,是1999~2002年的1.55倍,SCI、EI刊源论文22篇,是1999~2002年的22倍。2006年度我所科技论文数量在全国一万多个研究所中进入前200名。 2、渔业科技公益服务卓有成效,支撑行业发展作用明显 全力支撑维护我国海洋渔业权益。在新的发展时期,南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凸现出新的矛盾和问题,与周边国家在海上划界和渔业资源共管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分歧,我所积极承担和参与了“国家126专项”、“中越北部湾共同渔区渔业资源联合调查”等专项调查,参与了“维护南海权益总体战略规划”、“南沙渔业发展战略行动纲要”等战略规划的编写,积极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科技支撑,并在多次对外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我国南海的渔业权益做出了贡献,得到渔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积极为水产品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这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所筹集资金800多万元,组织精兵强将,下大力气建设质检中心,于2003年通过双认证。经过四年实践,质检中心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样品检测数量年均递增50%,检测经费年均递增20%,检测品种覆盖面不断拓宽,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在多宝鱼药残事件、水产品孔雀石绿药残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服务渔业公益事业的贡献逐年增大。。 积极为水产品的规范生产与流通制定相应标准。四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质量与标准化基础性研究项目13项,承担制定水产标准77项,已发布执行的标准47项,其中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33项。我所承担广东省水产标准的技术归口工作,每年承担全省水产标准的研制任务的一半以上。经过几年的培育,我所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研究领域已拓展出一条新路子,并将继续拓展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积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提供支撑。认真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主持完成广东、广西、海南两省一区及其属下多个市县的海洋与渔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认真实施南海北部渔业资源与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积极应对广东北江镉污染和松花江污染等渔损事故。积极参与南海区水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人工鱼礁建设、水产资源增殖放流、中华白海豚保护、珊瑚移植保护、滨海和海上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公益性工作,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积极为建设现代渔业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四年来,渔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紧紧围绕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科技进步的需求,不断扩充与拓展培训工种、培训区域、培训群体,先后举办培训班120期,培训从业人员1万多人,鉴定人数2300人。为推进科技入户工作,我所成立了科技入户工作小组,制订了科技入户工作方案,以各种形式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四年来,共开展科技下乡入户活动129次,举办培训班204场,培训人员达73000多人。2004年我所被评为广东省渔业系统科技服务先进单位,技能鉴定站被农业部授予1996~2006年度全国农业优秀鉴定站称号。 3、基础条件建设稳步推进 “六个一”工程完成预期进度目标。我所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六个一”工程的工作目标,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预期进度指标。已全部完成的建设项目有:农业部渔业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部南海区海水养殖病害防治研究中心。按计划完成进度指标的工程有:深圳新试验基地、花都实验基地、南海区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在抓好“六个一”工程的同时,我所抓住机遇,申报并完成了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任务。 在建项目进展良好。四年来,在建项目克服了重大障碍性的问题,项目建设稳步前进。调查船项目投资额度从原5650万元增至7983万元,增长41.3%。目前,调查船项目已完成主推进系统设备、液压驱动系统设备和液压绞纲机系统设备公开招标,调查船建造招标已于3月15日开标,现正处于议标、评标阶段。深圳新试验基地搬迁重建于2004年1月2日正式签订协议,获得搬迁重建补偿费9400万元,超过预期目标。深圳新基地重建工程于2006年7月28日奠基,现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4月初将进行主体工程建设。花都实验基地于2007年1月奠基,目前已完成打桩工程,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竣工交付使用。 科研实验手段不断升级。2003年以来,我所先后投入1425万元购置仪器设备,目前各部门和实验室拥有万元以上的仪器从2002年的101台(套)增加到2006年的178台(套),全所仪器设备原值从2002年的903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328万元。2003年以来,先后投入485万元,对图书馆、标本馆和海南中心设施进行改建、扩建与装修,使技术支持体系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 申报新建项目成效喜人。四年来,我所根据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组织申报了33项基建、修购项目,获批准新上建设项目28项,经费1.92亿元。《华南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南海区热带亚热带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标本库》已立项,目前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根据我所长远发展的需要,新所区建设项目已列为我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点,经过不懈努力,农业部于2006年10月份批准同意划拨广州西朗的42亩土地作为我所荔湾所区建设用地。所已明确了相应工作班子,开始着手办理有关手续。 4、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经营工作稳步发展 根据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经营的发展形势,提出了“提升现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培植科技成果转化新生长点”的发展思路,将工作重点转到不断发展和壮大科技产业上来。通过集成相关科技力量,研发新产品与改造升级原有产品,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了以“三微”产品为龙头的系列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高。通过调整完善销售网络,拓展销售新途径与新区域,使科技产业稳步发展。充分利用我所各学科的群体优势,大力承揽“四技服务”项目,强化了科技知识形态成果的开发创收。根据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规范了固定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四年来,我所科技成果转化与开发经营产值和效益逐年稳步提高,创收总额比1999~2002年期间增长27%。 5、拔尖人才和适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四年来,一批综合素质好、事业心强、发展潜力大的年青骨干进入各级领导岗位;一个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科研团队正在壮大;一支经历市场经济洗礼、具有创业和奉献精神的开发队伍已成为我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四年来,共选派参加理论进修、考察学习和挂职锻炼35人次。经水科院党组批准,选拔任命了两名副所级领导;通过竞聘上岗,选聘责任研究员11人次,提拔中层干部20人次,有8位中层干部轮岗到新工作岗位。目前,我所所处两级领导干部已基本配齐,成为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实干,开拓创新,廉洁为公的坚强集体,是我所改革、稳定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我所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在职研究员17人,副研究员32人。1人被确定为中央联系专家,1人被聘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人,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人才工程3人。1人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5人获广东省丁颖科技奖,3人次获省级以上劳动模范称号。四年来,我所大力开拓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之路,先后建立了二个联合培养博士生点,五个联合培养硕士生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目前联合培养的博士生4人,硕士生67人,四年来联合培养硕士生102人。 6、和谐单位建设有效推进 四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解决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和各种实际问题,保障职工基本待遇,稳步提高职工的收入,不断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是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离退休人员的费用由2002年672万元增加至2006年的868万元。认真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慰问和探望等工作,四年来慰问和探望离退休职工计6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25.5万元,过节费39.2万元。二是投入资金765万元,用于职工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支出,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三是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活动,合理统筹福利费和发动职工捐款共26.4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32人次。筹集资金120万元,解决308名职工部分住房补差问题。四是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在国家财政增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集和调配资金,较好地解决了全所职工增资问题,在职职工普调了两次工资,调整了一次工资标准和套改了一次工资,离退休人员增发了三次生活费。2006年全所职工人年均收入4.38万元,是2002年2.88万元的1.52倍。五是不断改善后勤保障,提高服务质量,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与美化绿化工作,为职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所党委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我所改革、稳定和发展的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了所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 1、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排头兵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所党委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走在前面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所党委紧紧抓住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突出“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这两个重点,对照党员八项义务、党员干部六个基本条件、“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五个力戒”、“五查五找”和“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等要求,认真组织全所党员查找了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谈心活动,谈心人数达到546人次,征求意见343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95条。全所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覆盖率达98%,114名党员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185名党员参加了“广东省先进性教育活动百题学习测试”的活动,成绩优秀的达98%以上。在教育活动中,抓住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进行整改,使全所职工看到了先进性教育和排头兵实践活动的作用与效果,使全所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96.7%。我所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获省直单位“部门排头兵”称号,两名党员获“岗位排头兵”称号。 2、全所干部职工政治思想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所党委认真抓好全所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一是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四年来共组织学习22次。二是坚持选派干部参加党校理论学习共77人次。三是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四是每年突出一个主题,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国科技大会、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渔业工作会议精神,邀请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到所作专题报告13场次。五是开展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爱国、守法、诚信、知礼”道德规范、“三创新一优化”、“三树立五落实”等为主题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形象建设实践活动等。通过理论学习和教育活动,密切联系我所发展的实际,深入研讨如何运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解决我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把理论学习变成我所发展的动力,使领导班子和全所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保证了我所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 3、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所党委和所领导班子严格按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抓好所处领导两级班子的建设,重点是抓好领导班子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一是采用选派参加党校理论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所处两级干部的理论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采取岗位技能培训、动态考核和委派重点工作的方式,加强所处级后备干部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采用“赛场赛马”代替“伯乐相马”的选人方式,全面实行竞聘上岗,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充满生机的竞争机制。四是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制度,实行所务公开和党务公开,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年来,所党委和领导班子把握大局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带领全所职工不断开拓前进。 4、廉政勤政成效进一步巩固 四年来,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农业部和水科院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充分重视干部的廉政勤政教育。一是开展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要求,学习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纲要》。二是制定《南海水产研究所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一系列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制。三是实行职工代表大会、所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财务公开、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公开、政府采购公开等项制度。四是实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五是加强检查监督,开展了在建项目、治理商业贿赂、不正当交易行为、政府采购等专项检查工作,对所领导和所属部门领导进行了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六是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四年来,我所领导干部没有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得到农业部巡视组的肯定。 5、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年来,所党委坚持抓好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根据我所机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将基层党支部调整为19个,保证了我所基层党支部组织机构健全和稳定。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完成了两次党支部换届改选,加强了基层党支部的领导力量,进一步落实了固本强基任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发展新党员,尤其加强了青年党员和女党员的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四年来,组织培训入党积极分子30人,发展新党员28人,其中女党员7名。目前,我所党员人数增至222名,其中在职党员人数118名,占53.5%;离退休党员90名,占40.5%;研究生党员14名,占6%。在职党员人数比2002年的84名增加了34名,增长了40.4%。特别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占在职党员人数的比率达到64.6%,在职大专以上学历党员比率达到84.9%,改变了过去在职党员人数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党员队伍进一步年青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坚持开展争创“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活动,四年来,我所受各级党组织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8个,优秀共产党员43名。 6、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彰显 四年来,所党委始终坚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大力提倡“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组织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竞赛活动,培育我所干部职工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精神风貌。二是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处室”和“先进个人”活动,掀起了争创先进的热潮,我所“文明单位”和“先进个人”不断涌现。三是大力开展支援灾区、扶贫助学、帮扶困难职工、义务献血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四年来为灾区、贫困学生和困难职工捐款1223人次,其中党员670人次,全所共筹款35.3万元。四是开展向劳动模范学习、弘扬劳模精神、争当劳动模范活动,我所一批同志获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和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五是大力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各类活动,各类群众组织围绕我所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和目标,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实效。六是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组织参加庆祝国庆55周年文艺演出,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激情岁月”文艺活动,组织职工旅游、登山、球类、棋牌类等活动,娱乐身心、强健体魄、陶冶情操、促进和谐。通过开展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育了我所和谐文化的精神,浓厚了我所和谐文化的氛围,使我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地向前推进,增强了全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使我所全体干部职工更加团结、更加友爱、更加和谐。 四年来,我所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所党委受水科院党组通报表彰,我所连续四年保持水科院“文明单位”称号。环保室、科研处、办公室、食品工程与质量安全研究室、饲料与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中心分别荣获广东省直属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文明单位”称号。我所获得上级机关表彰的先进集体14个,先进个人34人。获得所内表彰的先进集体20个,先进个人152人次。 (四)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工作实践的体会 1、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建设,坚持所党委的核心领导,引领我所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四年来,所党委始终坚定不移地抓好我所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和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了所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确地把握了我所改革、稳定和发展的方向和全局,正确处理和化解了我所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为完成我所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我所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坚持所党委的核心领导,不断增强我所党组织的战斗力,才能把握我所发展的机遇,才能驾驭我所发展的大局,才能引领我所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带领全所干部职工创造我所美好的未来。 2、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研创新为中心,推动我所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四年来,所党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内涵与本质的认识,明确发展是我所的第一要务,围绕建设一流研究所、建成三大基地的奋斗目标,大力加强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调整和优化学科设置,明确新时期我所学科发展的重点方向,进一步强化科研创新的引领作用和支撑渔业行业发展的作用,使我所科研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有效地带动了我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所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提高我所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形成我所发展的新优势,才能引领和推动我所各项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3、必须始终坚持构建和谐单位的理念和目标,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和谐单位创建进程。四年来,所党委始终坚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组织和带领全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注意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全所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实践中,所党委注重解决好改革和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最困难的问题,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构建和谐单位的理念和目标,才能正确处理和化解我所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才能增强全所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效地推动我所构建和谐单位的进程。 4、必须始终坚持夯实制度基础,加强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推动我所法治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四年来,所党委始终坚持抓好制度建设,根据国家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所实际,先后出台了75份规章制度,建立了以科研创新体系为主体的分类管理、岗位全员聘用、职工代表大会、议事办事等项制度,实行所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财务公开,为我所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夯实了制度基础。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夯实制度基础,加强规范管理,才能不断推进依法治所、科学决策、和谐发展的进程,才能逐步建立起以“唯实、求真、创新、和谐”为核心的所风和创新文化。 四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这四年是我所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和谐单位构建稳步推进,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四年。四年来的实践证明,我所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是切合我所发展实际的,所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是强有力的,全所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我所四年来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党和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归功于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全所党员、干部和职工的团结奋斗!四年来的成功实践,为我所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带领全所干部职工不断开创我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在充分肯定四年来的工作成绩和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清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勇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改革与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不完善,尤其是现行财政体制与科技体制改革不配套,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带来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二是我所还存在一些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开发后劲不足,拔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基础条件建设跟不上发展需求。三是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采取有力应对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第九届党委的工作任务与目标 同志们!今后四年是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所在新时期把建设一流研究所推向新阶段和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前不久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对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科技工作做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农业部部署了贯彻落实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意见,做出了继续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强化“四大支撑”,努力构筑“六大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八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并提出了实施发展现代农业的“十大行动”和以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为核心的发展思路。院党组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水产科研机构、建成全国渔业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的总体目标,制定了水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坚持科研为本,突出自主创新,提升支撑能力,促进和谐发展”的当前和中长期工作方针以及“以抓落实为主线,狠抓项目实施、推进技术支撑、强化基本建设、突出机制创新、夯实制度基础”的2007年度工作思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农业部党组、广东省直机关党工委、水科院党组的部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做好我所的自身建设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科研创新和技术支撑工作,推动我所又好又快发展,为现代渔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研究所、建成三大基地”、推进和谐单位建设和实现全所职工富裕安康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全面推进我所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坚持科研为本,突出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综合实力。加强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设,把我所的各项工作全面推向前进。 工作目标: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水产科学研究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明显提高我所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建立和弘扬“唯实、求真、创新、和谐”为核心的所风。 ——进一步加强和谐单位构建,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质量,保证职工的收入稳步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做好以下八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以巩固提高改革成果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保通过评估验收。认真对照《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评估验收指导意见》进行整改,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评估验收报告》,确保顺利通过“两部一办”的评估验收。 完善内设机构,优化学科方向。不断完善内设机构,优化学科方向,健全学科带头人和学科组责任制,落实学科组建设目标与任务。建立学科内部学术交流机制,重大项目进度通报与监管制。统筹考虑全所学科体系的重点和均衡发展,加强对弱势学科的扶持与指导。 坚持管理创新,夯实制度基础。进一步完善以科研创新体系为主体的分类管理体制和“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以及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改进和完善党委工作制度、党支部生活制度和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干部廉政建设制度。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制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以抓好科研项目为重点,促进科技创新上新台阶 扎实推进科研项目实施,加强重点科研成果培育。对已启动的“十一五”项目要做到“精心组织,强力保障,突出重点,严把质量”,要加大项目过程管理力度,保证项目按时优质完成计划指标。全力抓好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和成果产出率,对科研成果进行整合与集成,努力培育重大成果。加强自主创新,抓好专利申报、高层次成果申报和高水平论著发表工作。 加强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学术水平。以我所农业部(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水科院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平台,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大力开展合作研究,促进我所科研创新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所学委会和各学术团体的作用,扩大学术交流的渠道,丰富学术交流形式,提高学术交流的实效,进一步推进开放办所。 继续争取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发挥国家队作用。立足解决渔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关键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结合热带亚热带海洋渔业发展的特点,以我所优势学科领域为基础,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生产企业的协作,继续争取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以服务渔业发展为重点,推进技术支撑工作 大力开展质检和监测工作。加强质检中心内部质量管理,保证质检中心顺利通过复审。努力开拓检测业务,争取承担更多的质检任务。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监测工作,提高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和渔损事故的能力。 大力开展资源养护等公益性工作。积极参与水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人工鱼礁建设、水产资源增殖放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公益性工作,培育科研团队,发展相关技术,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和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做好送科技下乡工作,不断改进培训方法,拓展培训鉴定工种和覆盖区域,大力开展特有工种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渔民综合素质与技能,为建设新渔村做贡献。 (四)以搭建科研创新平台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在建项目,确保高质量完成进度。重点建设好“六项工程”,即深圳新试验基地、花都实验基地、调查船、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华南水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和南海区热带亚热带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标本库,为提高科研创新综合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条件。 抓好准备工作,争取新项目上马。组织开展发展需求调研和项目储备,继续抓好各类基建项目申报。抓紧办理荔湾新所区建设用地过户手续,力争新所区建设项目上报立项。跟进《农业部渔业环境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热带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实验室》、《亚热带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南海水产研究所流动人员公寓》等项目的申报工作,争取更多项目上马。 (五)以实施人才强所战略为重点,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所战略。坚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三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大力营造促进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基础,有利于拔尖人才和各类适用人才快速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开放、流动”的用人机制,真正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国际、国内优秀人才来我所开展科研活动,使流动人员的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 大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在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资助各类人员攻读博士、硕士和各级学位,有计划地选派各类人员挂职锻炼,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科学、文化素质。用四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所科研创新体系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达到50%,管理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85%以上。 (六)以培植新增长点为重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 抓好品牌,做大科技产业。突出品牌意识,扩大微生物系列产品的品牌效应,发挥产品的品牌优势,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做强做大产业。 抓好新生长点,发展新生产力。以我所科技人才、科技条件为依托,集中优势力量,加强我所在食品工程、渔业设施、营养免疫增强剂、苗种培育等方面研究成果技术熟化和配套集成,尽快形成新生长点和新生产力。 抓好“四技”服务,提高技术辐射。发挥我所科技人才、科技条件和科技成果的优势,大力承揽各种科技服务项目,大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承包和科技中介业务,争取在新上项目和经费上不断增长。 (七)以构建和谐单位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保障质量 做好综合协调,确保运转顺畅。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落实各年度的重点工作和具体目标,确保顺利完成。落实工作责任制,规范办事、办文、办会程序。及时传达、部署、落实上级各项精神和任务,保证政令畅通。 做好后勤服务,提高保障质量。落实安全责任制,营造良好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做好用水、用电、用车、用房保障工作。 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抓好财政增收,合理调配和使用资金,确保职工的收入、医疗、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和改善。落实老干部“两个待遇”,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工作。使全所职工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八)以加强党的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加强思想建设,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和解决我所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把理论学习变成为我所发展的动力,为实现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核心作用。按院党组《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加强所处两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民主朴实的作风,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使所处两级领导班子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通过理论学习、岗位培训、挂职锻炼、轮岗实践、动态考核等措施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功能的要求,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健全党支部生活。加强党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技能。做好组织发展工作,不断改善我所党员结构,增加新鲜血液,增强战斗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农业部和水科院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从源头上抓起。实行所务公开、党务公开、人事公开、财务公开和项目招投标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发现违法违纪案件及时查处,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发展。大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教育活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全所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爱岗敬业、奉献务实的精神。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文明职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和民主党派的作用,凝聚全所力量,营造开拓进取,团结和谐的氛围,促进我所的和谐发展。 同志们!回顾过去的四年,在全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以出色的业绩迎来了我所发展的新时期!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勇气!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部党组、广东省直党工委和水科院党组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团结奋斗,为实现我所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迊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