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转化 >> 科研成果 >> 正文

海洋牧场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构建与应用

撰写时间:2020-11-20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项目名称:海洋牧场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技术构建与应用

获奖名称及等级:2020年度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员:杨红生,陈丕茂,陈勇,张秀梅,黄晖,罗刚,王爱民,李纯厚,周毅,张沛东,张涛,田涛,许强,张立斌,林承刚,尹增强,陈圣灿,郭福元,于波,刘富祥

成果简介:

我国近海生境严重退化,较上世纪50年代,海草床和珊瑚礁分布面积减少80%以上,生物资源明显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主要渔业生物资源量降低80%以上,渔获物70%以上是小型中上层鱼类,局部海区海底荒漠化趋势明显。海洋牧场是修复近海生境和养护生物资源的重要途径,项目组经过二十年联合科技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以揭示关键物种行为生态和生理特征为基础,“因海制宜”突破了南北方典型海域生境修复新技术,系统开展了海洋牧场的生境修复工程材料开发、底层和中上层生境营造,实现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化构建的跨越。

针对北方海草床和南方珊瑚礁等海洋牧场生境持续退化现状,突破了海草种子萌发和植株移植技术,使海草萌发率提高20%以上,移植成活率提高30%以上;研发了珊瑚钻孔移植技术与浮床苗圃培育技术,移植效率提高70%,利用底质网片固定法稳固珊瑚碎屑率达到92.3%;针对软泥底、泥沙底等近岸和离岸海域特点,创创新了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环境适用性和适宜增殖生物筛选技术,提高了海洋牧场生境营造安全性和修复效率;基于经济生物的行为生态特征研制了系列专用人工鱼礁,供饵力提升30倍,栖息空间增加20倍,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南北不同海域的海洋牧场生境系统化修复新模式。

2、以评估海洋牧场生物承载力为基础,“因种而异”突破了关键物种资源养护技术,建立增殖放流关键种筛选指标体系,构建了功能群资源养护模式,研发了游泳动物驯化控收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养护到生态化养护的跨越。

针对过度捕捞、产卵场退化等导致的近海生物资源持续衰退问题,基于EwE模型创新构建了海洋牧场结构特征和生物承载力评估技术,评估了五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生物承载力;建立增殖放流关键指标筛选体系,根据生物间的互利机制等特点,建立了不同类型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养护功能群适宜配比,海湾型海洋牧场“藻-鲍-参”适宜配比20:1:2、“藻-贝-参”适宜配比20:10:1 和岛礁型海洋牧场“藻-鱼-参”适宜配比20:1:1;研发了游泳动物驯化和控收技术,掌握了鱼虾驯化控制及诱回参数、鱼类气泡幕阻拦条件,阻拦率达77.65%~79.41%。改变了生物群落结构单一的现状,构建了海洋牧场生物资源生态化养护新模式。

3、以创制海洋牧场远程智能监测系统和管理平台为基础,“因数而为”突破了环境和资源远程实时监测与预警预报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海洋牧场安全管理从传统粗放到精准信息化的跨越。

针对复杂多变的近海环境及高温、低氧、台风等极端气候特征,创制了自升式和半潜式海洋牧场远程智能管理平台,利用自配液压插销式升降系统,能抵抗12 级风,8.4m 浪,实现了生物、气象、环境数据的在线监测和远程高效传输;首次突破了刺参等生物标记和遥测新技术,视频测量技术实现了刺参湿重、鱼体规格的非接触式快速准确测定,创新了海洋生物资源定量监测技术,建立了基于浮标、船载传感器系统、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平台,研发了水下智能识别系统和专家决策系统,实现了海洋牧场资源和环境的“可视、可测、可报”,构建了海洋牧场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化保障新模式。

成果推进了我国海洋牧场理论、技术和产业发展,在山东、河北、辽宁、广东、广西、海南等海洋牧场得以应用,创新支撑了全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示范区水质多保持一类标准,经济生物种类增加29%-46%,资源量增加7倍以上。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10项;发表SCI文章150篇以上,出版专著10余部,制定水产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7项,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入选“中科院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