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主持的“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海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近日,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组织实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和海湾与岛礁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承担的“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海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结题验收。
项目验收会由广东省土地调查规划院组织召开,验收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5位专家组成。会上,南海所张书飞博士、林琳博士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开展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听取了汇报并审阅了验收材料,经质询和讨论,专家一致同意项目通过结题验收。
本项目是由南海所完成的首个以无人机遥感监测技术为核心的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监测与评价项目。项目针对粤东、珠三角、粤西地区典型红树林、沙滩、生态化海堤等三类典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通过构建“无人机遥感+地面调查+深度学习”的技术架构,识别获取修复区内关键生态环境参数,建立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修复效果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修复效果的客观评价。该项目的成功开展,实现了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大范围、高时效、低成本的跟踪监测与评价需求,弥补了传统海洋生态调查监测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了我省对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的跟踪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南海所南海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协同海湾与岛礁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立足于南海典型渔业水域环境长期监测平台和项目,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监测手段,通过搭载测绘相机、多光谱相机、激光雷达等设备,实现对地表信息的高分辨率、高频率、高准确度获取,其灵活性和成本效益使其成为理想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具。本项目在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对摄影测量、激光雷达、多光谱等先进的无人机监测技术进行创造性集成,对广东典型红树林、沙滩与海堤生态化修复区形态结构现状、生态功能状态及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等进行了深入剖析,高效提取了影响生态修复效果的关键因子,并结合地面调查的成果,采用层析分析法首次建立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红树林、沙滩与海堤生态化修复效果综合评价方法。下一步,团队成员将对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监测与评价方法进行应用与完善,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为广东省更好地开展海岸带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