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对中华鲎栖息地及海洋保护网络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华鲎保护研究团队在鲎栖息地及海洋保护网络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new strategy for optimizing marine protection networks by consider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 example of Tachypleus tridentatus”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IF 9.8,JCR 1区top)上(硕士研究生陈晓海为第一作者,颉晓勇博士为通讯作者)。
海洋保护区(MPA)是维持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世界各地将建立更多海洋保护区和保护网络。鲎作为一种海洋活化石生物,近年来通过强化保护宣传而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因其具有的季节性移动生态习性及濒危的种群资源状态,中华鲎成为海洋保护网络研究的理想物种。
南海所研究团队以北部湾生存的中华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为例,基于野外实地调查和遥感获取的物种及环境数据,模拟物种潜在分布,构建潜在移动路径,采用功能连通性指标和熵值评估法,创造性地建立了海洋保护区网络功能联通性优化新方法。
该研究借助物种分布模型解析环境变量与物种存在关系,预测了北部湾成鲎及幼鲎的潜在分布(潜在栖息地),揭示了成年和幼年鲎个体潜在适宜栖息地的空间异质性;使用曲线拟合揭示MPA数量和网络整体功能连接性的关系,发现随着MPA数量增加,整个网络的连通性回报率呈递减趋势,这表明持续建设大量的MPA并不是最合适的保护措施。该研究结果为“使用最小资源获得最大收益策略”的海洋保护理念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48969723073916
(以中华鲎为保护目标物种的海洋保护网络规划框架)
(物种分布模型结果。纬度(a)和经度(b)的栖息地适宜性变化。中华鲎在近海和潮滩的潜在空间分布(c)。成年(d1)和幼年(d2)中国鲎的物种分布模型中变量的AUC贡献和jackknife测试结果。成年(e1–6)和幼年(f1–6)模型中贡献最大的前六个变量响应曲线。)
(保护连接网络的优化。全局连通性指标IIC(a)和PC(b)与保护区(PA)数量的逆方程回归曲线。只保留4个重要性排序最高的PA(c))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