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 正文

南海所对大亚湾沉积柱中微生物分布和共现网络特征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撰写时间:2023-10-17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院级海湾与岛礁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创新团队在对大亚湾沉积柱中微生物分布和共现网络特征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Distribution and co-occurrence networks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ediment cores from the subtropical Daya Bay, China”为题,发表在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期刊上。吴鹏副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刘永研究员和李纯厚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大亚湾是南海半封闭式的海湾,其生态环境状况受水动力交换,以及核电站和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以往研究发现大亚湾沉积柱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浓度随沉积深度而变化明显。微生物为沉积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沉积物环境状况变化比较敏感,并可指示人类活动和环境状况变化。

南海所研究团队选取了大亚湾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同程度的站位进行沉积柱采样,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探讨了大亚湾5个站点沉积柱(0~50cm)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规律,以及沉积柱微生物对大亚湾人类活动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大亚湾沉积柱中的微生物组成受区域位置的影响要高于柱样分层的影响。Bacillus,Psychrobacter,Sulfurovum,AnaeromicrobiumWoeseia等是沉积柱中的微生物优势属,其中BacillusWoeseia相对丰度在沉积柱上层较高,而Psychrobacter相对丰度在沉积柱底层较高。沉积物理化因素(含氧量和温度等)和人类活动(海水养殖和石油化工等)是影响大亚湾沉积物微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共现网络分析发现站点间的沉积柱微生物网络结构有所不同,稀有微生物是维持大亚湾沉积柱微生物网络稳定性的关键类群。

该研究得到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课题(2019B030302004-0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121201001)、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NFZX202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TD1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1SD04;2020SY01)等项目资助。

全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5326X23010159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