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策略构建研究取得新进展
不同季节和站位样品稳定性同位素图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意大利帕拉莫大学合作开展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构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策略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purple sea urchin (Heliocidaris crassispina, Agassiz, 1864) enhancement on the coastal benthic food web: evidence from stable isotope analysis”(第一作者为南海所秦传新博士),发表在海洋和淡水生物学期刊《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上(JCR1区,IF=3.445)。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16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119)等项目资助。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通过人工补充渔业资源数量,从而实现水域渔业种群资源量增加,是维护水域生物多样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规模不断扩大,而针对不同物种构建最优的放流策略是放流成功的基础。南海所与合作方以紫海胆为研究对象,通过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紫海胆放流后不同区域紫海胆季节性食性变化,结果显示,提高增殖放流效率需要考虑放流物种食性特征和放流区域食物网结构,相关结果为增殖放流策略优化提供了有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为:https://doi.org/10.1016/j.marenvres.2020.104957。
秋冬季节潜在食物源对紫海胆食物贡献率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