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人工鱼礁生态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秦传新等对人工鱼礁生态效应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首次阐明了原生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对海洋不同栖息地的响应机制,为对进一步阐释人工鱼礁生态效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以“Are habitat changes driving protist community shifts? A case study in Daya Bay, China”为题发表在国际期刊《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JCR1区,IF=2.611)上。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D09009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611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19ZD1101)等资金资助。
近年来,我国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发展迅速,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人工鱼礁海洋牧场建设面积,人工鱼礁生态效应机理方面研究相对滞后。该研究首次对大亚湾海域中珊瑚礁、人工鱼礁和开放海域不同栖息地的原生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原生生物在大亚湾海域不同区域和深度中的阿尔法多样性的存在差异;大亚湾海域水体深度不足以显著影响原生生物的群落分布;大亚湾海域pH和Sal对原生生物的影响最大,但原生生物与水团环境变量之间的关联远弱于不同栖息地与原生生物的相互作用,栖息地的差异在形成的原生动物群落中起着关键作用。人工鱼礁区的原生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与珊瑚礁区有着相似的作用。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277141930558X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