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内设机构 >> 正文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撰写时间:2012-09-06 [来源:南海水产研究所 ]

字号:
打印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野外观测试验站于2005年由农业部正式命名。2010年,农业部启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学科群建设,本站按要求更名为“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成为农业部第一批建设的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

从1979年农业部批复开展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监测工作至今,经过30余年不懈努力,本站已建设成为我国大陆南部唯一的、具有明显热带亚热带区域代表性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本站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对国内外开放,是南海渔业资源环境领域获取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开展渔业综合科学研究、服务渔业生产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

一、学科体系

二、科研团队

现有固定科研人员31人,其中,“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19人,建成了以青年骨干为主、年龄梯队明显、专业理论扎实、野外实验观测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科研队伍,专业涵盖了海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和环境的各个研究领域。

三、观测条件

观测实验平台网络包括:广州中心实验室、深圳亚热带观测实验、三亚热带观测实验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北海北部湾观测实验和美济礁南沙观测实验。已配套实验室以及办公与生活设施用房4800多平方米。

已配备仪器设备141台套,总价值1761万元,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质谱仪、手提测鱼系统、水下电视摄像系统、海洋波浪潮流测定系统、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潜水观测设备、海上工作艇等。

已配备“南锋”调查船。该船是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性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调查船,船长66.66米,设计排水量1980吨,配备底拖网、变水层拖网取样系统,声学评估系统,渔业遥感监测系统,水化测试、分析系统。调查船基地位于广州市新洲,占地面积1.4亩,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码头150米。

四、主要成果

2005~2010年,实验站主持和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163项、国际合作或地区合作项目11项、其他如地方或横向项目145项;获得科技奖励21项;发表学术论文256篇;出版和合作出版专著25部;申请及获得授权专利31项。2009年6月,国家科技部授予本实验站“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已取得多年连续监测的矢量基础数据,包括南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数据库数据1924.6万个,建立了南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科学观测动态数据库。其中,渔业资源数据库从1997年的“国家海洋勘测专项”开始,连续积累了13年的监测调查数据,数据990.2万个;生态环境数据库从1989年的“南海贻贝观察体系”开始,连续积累了21年的监测和观察数据,数据934.4万个。

五、重要作用

观测研究成果,为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1)为我国政府渔业主管部门提供热带亚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动态趋势和科学管理的依据;2)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与海洋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3)为我国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制订长期渔业发展规划,合理保护、利用渔业资源和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为我国与其他资源共享国进行渔业谈判提供科学技术后盾;5)为《中国渔业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提供了基础数据;6)为渔业生产部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产生重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地 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31号

电 话:020-89108326 020-89108303

传 真:020-84451442

网 站:http://www.scsfri.ac.cn/

秘 书:秦传新博士

主 任:陈丕茂研究员

副主任:蔡文贵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